NEWS
新闻
专题设计一、入户设计
老人的记忆力在慢慢衰退,他们需要强化的符号进行提示。多重可识别系统的设计,包括场地形态和色彩的提示,将增强老人对于家的认知。
燕园的入户重在强化这种差异化特征,每户入口我们都设计了体现二十四节气的地面铺装和专属配套花园,既有静谧的枯山水花园,也有层次丰富的自然花园,花园特征明确。配套花园的交流空间内,采用固定座椅和轮椅预留空间相结合的方式,满足老年人特殊的需求。
适老配套设计——尚观观点
1.地面的形态和色彩的提示能够增强老人对家的认知
2.过渡区采用辅助照明,避免光线直射眼睛
3.营造美好的生活学习交流氛围
4.独树一帜的学院风
专题设计二 、灯光设计
老年人对于光线明暗变化的适应力下降。在弱光环境下,他们对于物体的辨识度非常低,但对于强光又十分敏感,容易产生眩光,从失能性眩光中恢复过来的时间较长。
在燕园的照明设计中,我们针对具体功能空间的需求,分区提高了园区的照度水平,保证了照明的均匀性,减少照明死角,并特别注意室内外过渡区域的辅助照明,避免光线直射眼睛;温和的材料选择也将光线调节的更为柔和。夜色降临,和风轻拂,月光幽柔地洒在花园里。夜的美,宁静而温婉。
泰康燕园照度设计标准
老年人照度提高范围 |
照度标准值(LX) |
老年人推荐值(LX) |
深夜照明5倍 |
2——4 |
10—20 |
交通区域3倍 |
1——10 |
3——30 |
一般照明1.5倍 |
20——50 20——50 10——20 |
30——75 30——75 15——20 |
局部照明2倍 |
150——300 75——150 200——500 |
200——600 150——200 400——1000 |
专题设计三、种植设计
五感体验:
植物预示着稳固、力量、持久和再生。对于养老社区而言,针对老年人视力衰弱的特点,需配置全年有色彩感的植物,并以恰当的背景强调花、果、叶的颜色、形状、大小和触感,增强老人的视觉和触觉的记忆。养老社区的种植设计要绝对明确不可使用的树种,包括有毒带刺、带有刺激性香味等特点的植物。
参与生产:
栽植有养生和药用疗效的植物品种更有利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果蔬的种植让老年人有机会参与到园艺生产中,并能提高动手能力和促进邻里交流。
文化树种的选择:
栽植具有地方特色,并具有文化意义的植物会让老年人更多的找到家的归属感。同时,老年人心理对于植物的文化寓意极为敏感,比如过量的松柏则是养老社区的禁忌。
专题设计四、艺术品设计
艺术品的设置可以营造出一种富有魅力且适于居住的空间环境,它是养老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的放松心情,保持身心愉悦。
爱自天空降落, 落在蝴蝶的翅膀。 蝴蝶翩然而飞,忘时而乐。它是耐心和蜕变的信使,在花中飞舞,它能臣服于新生,毫无保留,这正是泰康养老景观设计所传达精神内涵。
我们所做的设计就是在传达一种价值观,一种全龄都被关注的价值观。通过营造生活、学习、交流、运动和治愈的场所来影响和改变老年人的生活方式,通过对人的关怀和对自然的可持续建设,来提升人们的幸福感。
学院式养老 | 乌镇雅园
绿城· 乌镇雅园是绿城集团推出的首个养生养老项目,首创中国学院式养老模式,旨在为活跃长者提供丰富的精神生活与全套的健康服务,营造美好的准退休与退休生活。
养老事业作为绿城集团转型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宋总要求:“以想象力,创造力,实践力,为中国老年人创造美好的世界。”为此,绿城与杭州师范大学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致力于研究和发展养老事业。
作为中国首个复合型健康养生园区,也是人文园林涉足养老养生地产领域的首发之作。乌镇雅园园区规划养生养老、健康医疗和休闲度假三大主题,集养生居住区、颐乐学院、养老示范区、医疗公园、特色商业区和度假酒店区六大板块于一体。
乌镇雅园除了承继了宋式风格的秀雅景观,它的另一个核心特点,也是其最大亮点,就是这里独树一帜的学院风。
在这个物质丰盈的时代,精神层面的满足度愈发为人所关注,尤其是那些具备高文化素质与生活格调的人。
老人们本身也有特殊性,他们容易回忆和怀念,同时在家里和小社区的时间比年轻人也要多得多,于是为此类年长人群设计一处理想居所就需要考虑更多细节性的问题。
年纪渐长的人在生活中还是会有很多细节与青壮年不同,为此雅园也做了特殊的细节化设计与处理。雅园连廊的设置方便老人们行动和聊天;房间内的进户门宽,各个屋子间衔接处没有高差的设计,还有每个屋子都有的紧急报警按钮,都充分地照顾到了老人们实际生活的点点滴滴。
乌镇雅园最不可或缺的是配套的医疗,雅园门口配套的雅达国际康复医院,就是这个雅园不可或缺的配套,也是一个相对独立而且具备核心技术的产品。
Zonnehuis养老院花园景观
城市住区需要用高品质的绿色空间来提升居民的生活体验。位于阿姆斯特尔芬的Zonnehuis养老院的公共地面被设计师打造成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绿色步行区。这一区域内的建筑通过地面铺装别具一格的广场联系在一起。
雅达国际医院外观
在环形的基座围合成的空间内,设计了一座富水的庭院花园。
▽ 庭院花园中的植被
由Architectuurcentrale Thijs Asselbergs设计的新Zonnehuis护理中心位于场地的东侧。护理中心的广场上有一座种植着多年生植物的花园,花园中有一个温室,住在这里的老人可以在此从事喜爱的园艺。广场上还有以一块露天平台和游乐场地,以及一条用于锻炼走路的坡道和台阶。这两处景观在设计时都非常注意照顾到罹患痴呆症的老人。 新旧护理中心之间,通过一条长廊相连接。这条长40m的长廊由Octatube, Architectuurcentrale Thijs Asselbergs和HOSPER联合设计,起伏的顶面由玻璃和钢架构成,造型如同一片“漂浮着的树叶”,同花园中的植物相呼应。
▽ 温室
▽ 露台和长廊
值得一提的是,除专为老年痴呆症患者建造的区域外,护理中心所有的地方都免费对周围的居民开放。而且,匠心独具的花园设计为周围的建筑提供了良好的景观。
养老公寓 | 横滨太阳城
横滨太阳城是一个新建的退休人员持续社区照顾中心,由日本高级护理业的领头羊日本健康理疗公司经营管理。该项目为两栋由一个亭子样的社区建筑相连接的“村屋”式建筑。每栋都有240套带独立社区设施及厨房设备的房间。西边的一栋还配备了120张带有特殊护理仪器的床位,在整提建筑的北边有一个单独的院子通向这里。该社区疗养园拥有天然化的景观设计,在东边那栋村屋旁边有一组造型美观的草坪,一直通向一个圆形的小喷泉那里。从这里流出来的水沿着有树木“护驾”的水槽勾勒出了该空间西边的边缘线。
养老产业就目前的老龄化形式来看绝对算一个夕阳下的朝阳产业,而在这块景观设计还没有形成体系,未来相信还有更多国内好的作品不断呈现,也相信会设计出更适合老人居住的环境。
(声明:此案例转载互联网,尚观装饰整理编辑。)
上一页:珠江南海水印养老项目
下一页:上海颐和苑老年服务中心